在安徽中医药大学,有这样一位党员教师:深耕韩语教学十余年,是独当一面的专业骨干;冲锋外事服务一线,是敢挑重担的 “多面手”;守护学生成长路,是照亮方向的 “启明星”;心系教职工冷暖,是值得信赖的 “贴心人”。她就是黄汉瑛,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,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奉献,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出不凡答卷。
临危受命挑重担 外事战场显本色
2022 年 6 月,学校外事工作急需人手,黄汉瑛毅然接过外事专办员的重担。彼时的她,还是一名专职韩语教师,白天要站在讲台完成教学任务,晚上便伏案梳理出访材料,常常忙到深夜。两年间,她累计为学校及附属医院办理近 50 批次人员出访手续,每一份材料都细致核对,每一道流程都严格把关。
2023 年 2 月,受安徽省卫健委委托,她在处理日常出访事务的同时,还牵头负责安徽省中医药国际交流人才选拔工作。从发布招募通知、组织专业考试,到最终筛选确定人选,她全程高标准推进,圆满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任务。
同年 4 月,疫情后出访需求激增,最多时需同时筹备五个团组的材料。就在这时,她又接到借调至省教育厅外事处的通知,一去便是五个月。面对高强度工作,她始终保持严谨细致,实现材料办理 “零差错”,其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,赢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。
“偶尔会觉得委屈,但组织需要我的时候,这既是信任,更是考验。” 黄汉瑛坦言。正是这份对责任的坚守,让她一次次直面挑战,在外事战线上扛起了党员的担当。

(第一排右一为黄汉瑛老师)
三尺讲台育桃李 匠心护苗绽芳华
从教十余载,黄汉瑛始终牢记 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 的初心,探索出 “医学 + 韩语” 特色教学法,让语言学习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。她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韩国语演讲大赛,屡获佳绩;2024 年长三角地区韩国语演讲大赛中,她带领学校医学专业学生与外语专业学子同台竞技,最终斩获亚军,她本人也获评 “优秀指导教师”。
每年韩国顺天乡大学来校举办夏令营,黄汉瑛的 “陪伴服务” 从未缺席。她会提前为每位韩国学生准备中韩双语欢迎卡片与校园指引,甚至细心标注出清淡口味的饭店、性价比高的超市 —— 她知道,初到异国的孩子,最需要温暖与安心。
深夜的微信提示音里,常有学生的求助:“老师,我肚子疼去哪买药?”“老师,护照丢了怎么补?” 无论多晚,她总能第一时间温柔回应。有学生动情地说:“她不像老师,更像我在中国的姐姐。” 而黄汉瑛只是笑着说:“希望他们想起中国、想起安中医时,心里是暖的。”
办公室常亮的灯,记录着她为学生逐字修改演讲稿的身影;24 小时在线的答疑,藏着她 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” 的执着。有时深夜加班,望着窗外零星灯火,她会想起家中熟睡的孩子,心底泛起愧疚;累到反问自己 “这么拼值得吗” 时,看到学生渴望的眼神,又悄悄藏起疲惫。正如学生们所说:“老师教的不只是韩语,更是追求卓越的态度。”
工会服务暖人心 凝心聚力共前行
作为学院工会主席,黄汉瑛始终把教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。起初,工会工作难题不少:活动参与度低、教职工需求差异大、资源有限,让她倍感压力。但她没有退缩,而是用 “把工会打造成教职工之家” 的目标,一步步破解难题。
她主动走进办公室、实验室,倾听教职工的真实想法与困难;发现以往活动形式单一,便广泛征集意见,结合学院特点重新设计项目;面对资源不足,她积极协调校内外力量,为活动争取更多保障。

(第一排左一为黄汉瑛老师)
在她的努力下,工会工作渐渐焕发生机:“三八” 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越来越贴近女教师需求,日常文体活动丰富多样,教职工关怀机制也日趋完善。她及时反映并推动解决大家的合理诉求,让团队凝聚力与归属感不断增强。这些转变,不是偶然的成绩,而是一位党员用责任与智慧,为教职工交出的暖心答卷。
“在培养学生中涵养自己,在服务他人中成就价值”,这是黄汉瑛的党员箴言。从外事工作的 “白加黑”,到教学指导的 “精雕琢”,再到工会服务的 “贴心暖”,她始终以奋斗为笔,在安徽中医药大学这片教育沃土上,续写着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。(转自学校官网)